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擎司法之笔绘解纷同心圆

——福建罗源法院加强畲乡诉源治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罗川大地风光旖旎,畲风海韵交相辉映。福建省罗源县有31个民族成分,畲族人口22191人,占全县总人口8.2%,占全市畲族人口的43.03%,是福建省畲族主要聚居地和畲族文化主要发祥地。

近年来,罗源县人民法院成立福建省首个专门面向畲族聚居区巡回法庭,持续打响罗源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品牌效应,精准护航畲乡“无讼治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涉畲审判”司法品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巡回审判走进寻常百姓家

“现在开庭!”

2022年9月,随着法槌敲响,畲乡巡回法庭法官在飞竹镇塔里村口搭设的法庭内开庭了审理一起纠纷案件,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听审。

当年8月,畲民雷某方与邻居雷某惠因旧房改造起了纠纷。

雷某方认为雷某惠私自在两家房屋中间的水沟上建走廊,并堆放物品,侵犯了相邻权;雷某惠则认为自家的走廊建在公共水沟上,未影响水流,并无过错。

庭审过程中,原、被告在法官的主持下有序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鉴于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法官对该案进行当庭宣判,并就雷某惠于公共水沟上建走廊未侵犯相邻权进行释法说理,判决被告雷某惠应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搬除堆放在所建走廊上的砖块、木板等。庭审结束后,双方均当庭表示接受判决结果。听审的畲民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聆听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

巡回法庭“接地气”,便民利民“有温度”。群众的纠纷发生在哪,巡回法庭就开到哪;巡回法庭开到哪,普法宣传就进行到哪。这样的场景,在罗源畲乡并不少见。

近年来,罗源法院搭建“一庭五点”巡回审判架构,以法庭为中心,在霍口乡福湖村、飞竹乡塔里洋村、松山镇八井村等5个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集中管辖所有涉畲案件,点面结合织密审判网络。

罗源法院还采用多种办案方式,变“坐堂办案”为巡回办案、就地开庭,让群众不出村就能将烦心事断个明白。今年来,在巡回办案点共立案36件,审理189件。

“为方便少数民族同胞进行开庭等诉讼程序,我们专门抽调精通畲语、汉语的法官及法官助理,视案件情况,充实到独任庭或者合议庭中,保证双方沟通无障碍。”畲乡巡回法庭负责人黄宗斌说。面对部分当事人畲汉语言不通情况,罗源法院专门组建“双语法官”“双语法官助理”人才库,及时在立案、送达、开庭等环节为畲族群众提供“双语”服务,同时选任扎根村居的畲族人大代表、乡贤等担任人民陪审员,为高效高质审理各类涉畲案件提供有力支撑。

普法宣传筑牢司法防护墙

记忆承载文明,古厝诉说历史。

飞竹镇塔里洋村是一个拥有400多年历史的畲族村落,保存着16座清代及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群。村中畲族古民居错落有致,一砖一瓦都充满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彩,别有一番韵味。

不久前,罗源法院的志愿者们来到该村畲族文化中心,针对飞竹镇塔里洋村村居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排查宣传,向村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以案释法,提高村民们的房屋安全防范意识,倡导村民们要保护好底蕴深厚、文化浓郁的古厝。

“我们以保护为着力点,当好非遗守护员、司法服务员、普法宣传员这3个角色,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筑牢司法防护墙。”罗源法院飞竹人民法庭副庭长邱瑞镧介绍道。

近年来,罗源法院以党建共建等方式联合畲族村居党支部,组建“双语普法团队”“古厝保护党员巡护队”,定期巡护巡查畲族古厝,入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村民依法保护古厝、非遗的意识。2020年来,共组织活动6场,讲座及巡护17场,发放宣传材料700余份。在辖区民族小学设立“金凤凰”志愿服务驿站,开展法治小课堂、普法漫画书赠阅、以案说法等活动19场次,用法治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诉源治理架起群众连心桥

“您好,我是飞竹镇西禄村的综治联络人,我们村两位村民因为伐木闹得不可开交……”

2020年8月,飞竹镇综治中心网格员黄国坤接到一通电话,在了解案情经过、案件发生地等信息后,他立即联系法院、司法所等单位对接任务。最终多部门组成调解人员,共同针对该案展开调解工作,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这是罗源法院创新“四级问诊”化讼调解的典型案例。据了解,该院针对村居、乡镇、诉前、审执4个阶段,创新提出“四级问诊化讼法”,构建“乡村调解组织初调解、法官指导+乡镇调解组织联动调解、诉前委托委派调解、审执调解”四层级解纷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据罗源法院畲乡巡回法庭法官危倩介绍,今年来,畲乡巡回法庭共受理涉畲案件173件,同比下降26.38%,调撤率达52.1%,同比提升8.23%,诉源治理初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