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宇航级产品的特性是一次定成败,太空没有返修

接力攻关一颗“豆”的航天团队

阅读提示

在梦天实验舱的旅程中,有一些比绿豆还小的声表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交汇对接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地方发挥作用。这些小器件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一个成立了30多年的宇航级器件研制生产团队。

北京时间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梦天实验舱的旅程中,有一些比绿豆还小的声表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交汇对接系统以及导航系统等地方发挥作用。它们的任务是保障试验舱通信、导航等关键部位的顺利运行。

这些小器件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一个成立了30多年的宇航级器件研制生产团队。这个团队几乎与载人航天工程同龄。秉持“源于航天,服务航天”的宗旨,30多年来,三代人接续奋斗,专注创新,不断推出更轻小型化、更精密的产品。

“我的‘孩子’和星星一起闪耀”

史向龙在这个团队里已经10多年了。“小时候,夜晚能看到很多星星,那时候我就在想,我也想像星星一样闪耀。” 他说,“现在,我虽没星星那么闪耀,但我的‘孩子’是和星星一起闪耀的。”

史向龙一参加工作,就与团队共同承担起嫦娥三号的5种声表面波器件设计工作,其中最小的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重0.02克,比黄豆轻得多。“这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史向龙说。

进入航天领域的史向龙每天重复着同一项工作,12年研发出500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滤波器产品。“对于我来说,每天虽然忙碌但都充满了意义。”

“做科研就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他说,当初自己就是因为在技术研究上的“较真和死脑筋”被一眼相中。

2022年,他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聘任为校外导师,指导声表专业学生的论文和课题工作,年少“追星”时在心底播下的航天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他希望将这颗种子播种到更多人的心田。

“养育的是与众不同的‘孩子’”

和史向龙相比,王永安算是前辈了,也见证着声表技术的不断发展。

2002年,生性腼腆的王永安怀着对未来的好奇与憧憬坐在了迎新的礼堂。“那时候我决定,就把航天当作我一辈子的事业了!”王永安说,那时候关于宇航用声表面波器件的可靠性设计、热设计等现成的经验很少,需要搭建整个的星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设计平台,都是大家完全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

针对型号要求的关键高等级指标要求,王永安查阅中外相关文献,在借鉴公司成熟技术基础上,多次进行论证,通过实时监控传送的数据和图表进行分析,统计过程控制,对症下药,推动技术设计难点攻关,关键指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设计研发。

除了参与技术研发,更多的时间王永安用于编写产品标准。“我们团队养育的是与众不同的‘孩子’,没有标准可参考,要把总结的经验记录下来,固化形成标准,分享给其他人”。

从一个满怀赤诚的小伙子,到声表技术的指引者,20年来,王永安已经编制了60余项高等级声表面波滤波器企业标准,并参与多家单位的宇航用声表面波滤波器通用规范编制。

“从‘孕育’开始提醒每个任务的重要性”

每天都是等到夜幕降临,这个团队里资历最长的姚光强才直起腰板,揉揉酸胀的双眼,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

“宇航级产品的特性是一次定成败,太空没有返修,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出厂前,产品必须要经过内部目检、粒子噪声碰撞、随机振动等一系列严格的环境试验考核,并采用自动化设备优化工艺参数,减少人为影响,提升加工精度和重复精度,将风险降低为趋近零。”姚光强说。

目检是在高倍显微镜下对产品进行工艺检查。姚光强的目检水平被大家称为“火眼金睛,明察秋毫”。5毫米、3.8毫米、3毫米……每种滤波器的封装大小和内腔尺寸,包括允许压焊丝的长度和弧度,电极大小和位置,他烂熟于心。

“老姚检过的产品,没问题。”这是大家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32年来,姚光强以高超的检验技术多次荣获“提高两率”“二院杯”劳动竞赛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荣获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

“无论过去多少年,产品升级更新多少代,想要满足高标准,最核心的一点是责任。无论是用在天舟、问天舱,还是这次的梦天舱,品质都要过硬。”姚光强对每一件经手的产品要求都很高。

在飞行的不同阶段,航天器会遇到各种干扰信号,这个团队生产的产品提供通信和电源保障服务。声表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镜像信息、发射漏泄信号以及各类寄生杂波干扰等,保障试验舱通信清晰传回地面;磁性器件抑制因环境变化引起的设备电路电流突变,提升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保障设备可靠性。

“公司一般产品流程单是黑白的,但宇航级产品的流程单是红色的,这是最高产品等级。从‘孕育’开始,各种告知提醒每一个工序任务的重要性,原材料、制作工艺等都是采用最高规格,各种检验、测试等也采用最严的标准执行。”王永安说,“我们的产品与众不同。”